(网经社讯)
第一部分:中美关税战
1、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以“对等关税”为名,对中国输美商品单方面宣布加征34%关税,此举犹如深水炸弹引爆全球贸易格局。
2、2025年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以以牙还牙之势宣布: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彰显中国维护国际贸易公平的铮铮铁骨。
公告链接:https://www.lifrog.com/38431.html
3、2025年4月8日,美方再掀波澜,将关税税率由34%提至84%,两国关税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进口贸易雪上加霜。
4、2025年4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告,自今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中国对美国关税“大棒”再次还以颜色!
此番关税战已非简单的兵来将挡,而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分水岭。那么,中国对美对等加征关税,是否影响方兴未艾的进口跨境电商呢?跟随老黎,一起聊聊进口跨境电商及综合税。
第二部分:跨境电商综合税
进口跨境电商指中国境内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自境外购买商品,并通过“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或“直购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运递进境的消费行为。比如“京东国际”“天猫全球购”“抖音全球购”或者近几年兴起的各大私域跨境购、全球购平台,都是进口跨境电商。
进口跨境电商综合税政策:
1、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内商品实行限额内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即消费者在跨境平台消费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5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6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
2、完税价格超过5000元单次交易限值但低于26000元年度交易限值,且订单下仅一件商品时,可以自跨境电商零售渠道进口,按照货物税率全额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交易额计入年度交易总额,但年度交易总额超过年度交易限值的,应按一般贸易管理。
跨境电商顾问黎代云认为,我国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是针对一般贸易进口,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则遵循《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第二条“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但为何又说“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有人认为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是的,老黎为您解读。
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有两种交税情形:
第一种:限额内
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计算公式为:
跨境电商综合税率 =[(消费税率 + 增值税率)/(1-消费税率)]×70%,根据此计算,跨境进口综合税在9.1%-21.35%之间。
Q:为什么有21.35%的跨境综合税?
A:是因为某些产品如香水、面膜等定价到某个区间,会产生高消费税,一下拉升了综合税。所以商家在卖这些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定价策略,否则可能造成倒挂亏了。详情可了解跨境电商顾问黎代云之前发布的《进口跨境电商综合税都是9.1%吗?怎么计算?》
原文链接:https://www.lifrog.com/38112.html
第二种:限额外
当商品单次交易超额,即价值超过5000元,或全年累计大于26000元;或者完税价格超过5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就要按一般贸易进行全额征税(此时就适用第二条“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了),计算公式为:
跨境电商综合税=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上述超额可细分为3种情况来征税:
1、单次交易价值超过5000元
单次交易价值超过5000元按一般贸易全额征税:指对本次交易的全部价值征税,而不允许拆分成数个小于5000元价值的包装分别优惠计税,也不能只对超出部分额度按全额征税。比如您买一件定价8000元的手提包,就得按8000元全额征收一般贸易税,此时就存在关税了,而不是按3000元来征收。
2、累计交易价值超过26000元
累计交易价值超过26000元,即个人一年内在各大平台购买跨境进口商品总额超过26000元,假如之前消费总额累计24000元,这次有在跨境进口平台买了瓶3000元的保健品,累计消费金额就是27000元,超出26000限额共计1000元了,这1000元就需要按一般贸易全额征收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所以如果这件商品是从美国进口的,84%的关税恐怕逃不掉了,是不是很心痛?
3、完税价格超过5000元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
完税价格是指海关根据有关规定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审定或估定后通过估价确定的价格,它是海关征收关税的依据。可以理解为完税价包含商品零售价、运费、保险费以及优惠金额。
完税价格是海关估算的,存在不确定性,同时不可分割。如果所购商品不能提供有效地价格凭证就需要按海关完税来计算缴税,完税价格是6000元,且不可分割,例如电脑,此时就按照一般贸易全额征税;但如果是可以分割的商品,例如两部3000元的手机,就可以按照优惠税率征税。
第三部分:进口跨境风险提示
1、请进口企业注意《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有关执行事项的公告》,提到的关于84%关税的时间范围,关注启运时间,及时向海关报备,合理避税。
原文链接:https://www.lifrog.com/38432.html
2、跨境进口平台定价时,务必注意本文提到的限额外补交关税的情形,注意定价时考虑到超出的关税成本能否承受,消费者能否购买。
第四部分:跨境进口的机遇!
老黎认为,美国挑起的关税战,确实会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原有体系。但“危”中有“机”,对应的中国对美对等征收关税,一定会促进进口跨境电商发展,越来越多一般贸易进口企业、海外品牌方会考虑转到跨境进口保税备货模式,以此规避高关税。老黎这些年接触的客户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场景非常适合做跨境进口。
场景一:海外品牌方
许多海外新兴品牌为了绕开一般贸易进口注册、备案许可的壁垒,首选以进口跨境电商方式进入中国,通过入驻公域电商,或者搭建跨境进口私域平台,拓展国内消费市场。
场景二:一般贸易进口企业转跨境
例如传统做B2B大贸的企业,如美妆、酒水、母婴等,拥有海外品牌资源,也同样考虑以跨境进口方式进入中国。此类企业倾向于做S2B以及BBC业务类型,S2B本质是发挥其原有供应链优势,为国内经销渠道平台提供一件代发供应链服务;BBC业务则充分整合上下游,搭建私域平台开展分销加盟。
场景三:保税新零售
保税新零售是将综保区内保税商品在提交担保后运至区外城区商圈固定经营场地进行展示和销售。在经营场地现场,消费者选中商品后可自主选择以保税展示交易缴纳货物税的方式购买,在现场收银处付款后即可取走商品,或配送至现场指定区域或快递柜取走商品,以此提升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商品的购物体验,现场购买的商品均需待购买商品通过海关审核验放手续。
场景四:传统连锁转跨境
我们遇到有不少传统连锁企业,尤其是药店、母婴、美妆连锁企业,拥有大量存量会员,由于传统实体生意举步维艰,想办法拓展跨境进口业务,通过整合海外供应链资源,建立私域跨境平台,结合公转私、代理分销、线下引流、社群营销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境进口业务,取得不错业绩。
场景五:国企下场做跨境电商
不少国央企,也亲自下场组建团队,开展跨境进口业务。国企拥有信任背书、强大的下游渠道及人力资源优势,特别适合开展跨境进口业务。
场景六:传统私域转跨境进口
这个非常普遍,不少做国内电商的企业,拥有现成的运营团队以及存量会员,希望整合海外跨境进口产品,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做业务增量。但也面临对跨境进口业务流程不熟、原有系统不兼容、供应链无从下手等难点。
场景七:跨境药电商
这点是近两年非常火的赛道,许多在香港、日韩、东南亚等境外地区/国家拥有比较好的OTC、药品资源,国内端有药代、医院、连锁药店等渠道。纷纷在香港注册公司,办理药牌,搭建跨境药BBC进口平台,打通跨境支付、物流报关、分销分润等各环节,也取得不错的市场效果。
场景八:社交跨境转型
不少传统做社交电商、直销的团队,也瞄准跨境进口赛道,他们优势在于有大量微商、经销商资源,有能快速裂变的业务模式,通过有经验的服务商搭建跨境进口平台,整合供应链资源,按照既定模式运营,也能取得不错的招商效果。如海南一夜之间诞生无数个“某免全球购”平台,则是采取这种做做法。